英國 | 菲林照片

英國的菲林照片我期待已久。
2018年8月,爸爸終於坐我值班的飛機去英國找叔叔,英國的所見所聞都使他好開心,照片看他笑得多開懷就知道了,這也是我最快樂的一次英國機,我們一行人活活蕩蕩的,從londoneye行到stjamespark,行了好多路但也不覺累。

2018京都|day 2|瘋行心齋橋、道頓堀

IMG_7083IMG_7077

選在一月三日上機真真是明智的選擇,因為一月和七月就是日本的減價月,日本市民搶福袋之日子,亦十分符合大阪行程:購物。心齋橋有你跟我一同瘋行,想起亦覺甜蜜啊。

  • 把行李寄存在大丸,到夜晚再回來取回,夜一點出發京都!根據Kansai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 與本人經驗:心齋橋大丸南館二樓提供寄存行李服務,一日500YEN,營業時間為10:30~21:00。
  • 戰利品:W.P.C 買一送一的雨傘、金色交叉夾子套裝、MUJI平價區的各種衫褲鞋襪及毛巾、LOFT各款文具日記簿、Agnes.b珍珠扁扣內薄絨外套。
  • 退稅:回程大丸拿行李時可以一併做好,方便。

DSC04327.JPG當日吃過的我都想介紹啊:

  • 拉麵:暫時想不出名字,只知在POUNDHOUSE附近,但地段是個寧靜的小區。在拉麵店拍了照,在外面又與陽光玩了一輪遊戲,喜歡其溫暖和木質感的裝潢。DSC04331.JPGDSC04340.JPGDSC04342.JPG
  • PABLO: https://www.pablo3.com/ 最經典的芝士撻好好味!也會因季節而推出不同的產品,例如青色香提、西柚、桃,可以因應喜好而選擇。IMG_6989.jpgDSC04349.JPG
  • MUJI cafe:丹波黑豆茶是我們那時的恩物啊!冷死了的外頭,超疲累的身軀。但我今天一查,黑豆茶曾因驗出農藥超標,下過架啊,真想不到。IMG_7006.JPG
  • らぽっぽファーム(LAPOPPO FARM)蕃薯條:東京有芋屋金次郎,大阪也有らぽっぽファーム,超多品種的包括霧島紅かぐら、嗚門金時、安納芋等等,可選兩款醬,超多日本人排隊的一間。lapoppofarm.shop
  • IMG_7090.JPGIMG_7093.JPG

然後我們直奔京都,關西幾天周遊券對我們來說不適合也不划算,所以我們是一程程的買。IMG_7072.jpg

趣聞:當日我與包子在這找人為我們合照,找了一堆架仔中的一個,他開玩笑:「だれ?choose choose」叫我們在中間選一個,一秒墮進日本電影情節哈哈。

2018京都|day 1|大阪到著

2018一開頭我就跟嘉儀去了個旅行,猶記得那時她說要獨自去日本,然後我還說要調機放假,再細想一下:「下年一月?我可以嘗試申請大假啊。」如此一來,就不必擔驚受怕要前調後調。順利地,2018.01.03-2018.01.09 關西之旅又是一個使人「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」的旅程。

事後我更寫道:「面對住hostel那扇廣闊的窗,我別無他求,只想繼續如此的坐下去,室內暖氣充足,靠近窗戶卻有一點冷意,既虛幻又真實,打聽著大家說不完的前塵往事,覺得愛情浪漫得可以對抗世界所有的不實,可以築成一道圍牆,祈望這種浪漫可以小心翼翼的呵護我們。」我想與你再在凍凍的天氣去一個旅行,笑你什麼溫度都一樣穿薄衣裳,我卻似隻糉。

day 1

頭一天其實是購物之旅,道頓堀我曾來過,兩次?第一次是2015年的六月,首次因工作飛到大阪,睡過頭錯過了大家約定的時間,自己獨自出去道頓堀探險,那晚有雨,找到同事後大家聊著喝著酒吃著自製大阪燒,在有雨的大阪街頭合了照,與跑步男拍了一個照,好不開心。再一次來我已經忘了,好像是我生日前夕,買了PABLO蛋糕回來跟我當時要好的buddies,把他們吃光,真想念當時的大家,2015flashback結束。

而再三發現,道頓堀實在好逛到腳趾頭都要麻痺了,哈哈。 繼續閱讀

盧森堡|MUDAM 盧森堡現代美術館

上篇我寫過:「這樣來回八個小時的車程,為了看一眼盧森堡現代美術館,又名讓大公現代藝術博物館,英文名是Musée d’art moderne Grand-Duc Jean,簡稱MUDAM。結果,並沒有後悔此行,更是收藏在心中一輩子的珍貴時光。」

eba9e833-4931-4c84-9f3d-99f6c38e9727

可以入正題介紹這行目的。
內文有大量愚見,是看建築的初哥,請大家多多指教,高抬貴手,不要打臉哈哈。

/貝聿銘/這個名字如果沒聽過,那麼羅浮宮應該有吧!就是貝聿銘這個建築大師建了一座讓我不惜來回八小時,賴著不走將近三個小時,日曬雨淋在所不計的藝術館,這座藝術館本身就是一件龐大又細膩的藝術,縱使不是所有建築師都喜歡自己的作品被稱為藝術,因為藝術多了一分感性,以我理解。

/拉近自然/Mudam依著遺址而建,建築物分分秒秒有意無意都會讓你看見外面的城牆、天空、自然。彷彿建築物是不存在的,自身是不重要的,它其中承載的,所傳達的,目的是為了拉近人與自然,/喚醒歷史遺址/又使歷史更與人親近,皆因這個遺址是同恩要塞(三橡堡)(Fort Thüngen)遺址,沿之前的圍牆而建,貝的出現讓先前失色的遺址再添色彩。

他歷時十六年才建成,/背後的爭議/更添建築的意義,根據百度百科,貝有意選擇了一片剩餘空地很少的地塊,意圖以一座大型博物館容納同恩要塞和現代藝術展,參觀者可以在同一屋簷下欣賞古老遺跡和新潮作品。這一方案由於太大太貴被推翻了。同時基於團體抗議,議會通過法案規定新館不得破壞遺址現狀。貝聿銘修改為獨立的兩棟館舍,中間以玻璃走廊相連。此時同恩要塞決定要單獨運營,不同意兩館相連,而盧森堡政府為控制預算,縮小了原先劃定的基地面積。所以才會設計與同恩要塞似乎相近,二為一體,卻又要獨立發展,增加了建築的難度。

6f8569ac-1e4d-4f07-82aa-6c86d382f11c

入口mainbuilding的天幕

926e16da-31da-4df2-8cc0-13b7aa15d863

餐廳:mainbuilding右方的餐廳,獲設計獎項的

e2e3397b-2220-458c-9ec1-3bc0341ebefe

餐廳:mainbuilding右方的餐廳,獲設計獎項的

76fe6731-b165-4a21-b2a3-f4506534cd28

橋:mainbuilding左邊一直走去,有道橋,能體驗到新舊二合為一

a45d4588-ed0b-4d63-8163-956810d57aa4

橋:橋外面就看見舊城牆

繼續閱讀

盧森堡|一日遊+交通使用推薦

那個早晨,德國時間05:00起床,為了就是趕一班06:09的火車,從Mainz Römisches Theater station轉車到Mainz Station,再搭一個小時火車到Koblenz,中途轉乘時間再一小時,再坐2:20分鐘的火車,10:30分我終於到達盧森堡。

img_6640-1

luxembourg hbf

img_6646-1

luxembourg hbf

這樣來回八個小時的車程,為了看一眼盧森堡現代美術館,又名讓大公現代藝術博物館,英文名是Musée d’art moderne Grand-Duc Jean,簡稱MUDAM。結果,並沒有後悔此行,更是收藏在心中一輩子的珍貴時光。在此之先,讓我先介紹一下盧森堡這個小國家。

/地理/盧森堡被法國、德國和比利時包圍住,是一個奇小的歐洲國家,也是僅存的大公國。最出名是他「易守難攻」的地勢,是個戰略地點,兵家必爭之地,更於二戰中成為唯一一個零傷亡的參戰國。時至現代就是著名於他的GDP國民人均生產總值是全球最高,歐盟很多總行、總中心、私人銀行大量都在此興建。

/語言/有趣的是盧森堡語是口傳而不能書寫,書寫長期都是以德法兩文代替,我親身經驗就是大家都比較常說法文!打招呼都是bonjour的,local人嘛,雖然官方是說7成以上都是盧森堡本族人,不似其他接壤小國都是文化大溶爐,可是在街上,我只見到遊客!他們也沒有特別易見的體徵讓你一眼就能察覺盧人。在wiki看到一條interesting fact:教育體制中盧、德、法三語循序漸進,並行不悖。小學低年級用盧森堡語授課,高年級開始用德語講習,中學開始再轉化成法語。熟練掌握這三門語言是當地中學畢業的必要條件,這就導致了半數的中學生都拿不到畢業文憑。(hahahahaah)

/城區/跟一般國家一樣,分開新舊城區,護城河包圍住的就是舊城區,最近Hbf火車站的是Gare區,大街直入就是Paris區,過橋後就是Hamilius區,各樣名牌啊連鎖店商業區的所有。/景點介紹/這個小小的國家擁有109座城堡,有一道馳名中外的阿道夫橋(Adolphe Bridge)1900-1903年建的石造拱橋,從新城望向舊城實在是壯觀。又有憲法廣場,Gelle Fra紀念碑,Place d’ Armes軍事廣場滿滿的人潮與餐廳,與蒙馬特無異,還有聖母院,很快的逛一周就逛完。

img_6653-1

luxembourg 大街

img_6767

憲法廣場

img_6776

遠眺阿道夫橋

img_6763-1

高高的城牆

繼續閱讀

西班牙|馬德里式掃街 Market of San Miguel

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4 preset

玻璃屋市場

/聖米蓋爾市場/建於1916年,查看照片,當時市場並沒有玻璃外牆,經2003年一個私人投資者買起市場革新成一個創新的建築,集現代感和舊建築於一體,市場經翻新後於2009年開放,現已是馬德里和各地遊客人人知曉的美食市場,從主廣場走過去只需要三分鐘路程。

  • 市場內有灑水系統,是乘涼避暑好地方
  • 人流多但不算水泄不通
  • 市場四圍建有玻璃桌子,假如找不到位置坐下,也可以靠著牆吃東西
  • 場內絕對衛生,不是那種髒髒的市場
  • 沒有異味,通風系統良好
  • 服務態度親切(西班牙人都好好笑容)
  • 價錢略貴
  • 可以一次過吃到西班牙傳統美食:Tapas、Paella、Sangria、Iberico Ham!

繼續閱讀

Edinburgh|《ONE DAY》 Dex and Emma定情之地

論到我了,我的/電影朝聖/項目,嗯嗯,是《ONE DAY》(情約一天)。半個月前,我已經興奮不已寫下這篇——

假5 days London要隻身坐火車去Edinburgh,最主要是因為Dex和Emma。我也不知道為何自己對這部電影會如此著迷,當中的愛情明明就不像《鐵達尼號》一樣至死不渝,又不似《忘了、忘不了》一樣刻骨銘心。但我就是偏愛這一部。"She made you decent, and in return you made her so happy." 期待半個月後可以跑上Arthur’s Seat,看你們看過的風景。多希望你會在。

結果當然你不在,我們沒有像電影主角一般喘著氣行上山頂,只有我一個行過陡峭的山路(我這個傻瓜選了最崎嶇的路),最不浪漫又最浪漫的是我沒有到達頂尖,沒有看到他們曾經看過的風景,因為山頂的路碎石很多,山路很窄,風勢頗大,而且我還是嬌氣的希望你會在這裡,給我你的大手,扶我上去。/亞瑟王座/不要小看這251米的山丘呢,這座小山可是有3.5億年的歷史,最初火山存在時地質歷史上稱為石炭紀,前身是一座火山,隨後火山爆發又再經過冰河時期後,形成今天的樣子,有blogger形容他中間凹陷的地方為:「巨大的冰川將自己的冰刀深深地刺入小山的身軀,掃去了億年沉澱下的沉積層,終於將小山雕琢成如今的模樣。」我對於他的形容表示驚嘆,卻無法想像其畫面。就像他下文有一句:「人們對地球的認識是懵懂的。」就是在形容我。

/亞瑟王是誰?/ 說了那麼久,亞瑟王究竟是誰?一個王者竟然配得愛丁堡內最高那座山當寶座,誰是這大人物?根據維基,傳說中的亞瑟王:「他率領著眾騎士抵抗外敵入侵,擊退盎格魯撒克遜人。他鋤強扶弱,行俠仗義,曾幫助蘇格蘭王國抵抗愛爾蘭,他還率領配下的騎士統一英國,征戰於整個歐洲大陸,甚至遠征羅馬。」根據很多學說,似乎亞瑟王似一個傳說多過歷史人物,我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,說過蘇格蘭由很多很多很多的傳說和故事組成,是個謎一般的國家。(註:BBC 蘇格蘭全史 5集)

亞瑟王既然不存在,那麼/名字由來應該又是另外一個傳說/ 沒錯,傳說有幾!(1)亞瑟王曾在這邊哇哈哈地俯瞰愛丁堡市區,大喊著朕即天下,所以這地方便叫「亞瑟王的寶座」這個傳說很直接,哈哈,但亞瑟王主要的出沒地並非在蘇格蘭。(2)這座山在地質學上的地位,可與這位國王相提並論,因此被稱為亞瑟王座。這個很合理。

繼續閱讀

回到倫敦之後,

Arthur’s seat, Edinburgh, Scotland.

回到倫敦之後,一直在想假若我不是個空姐,我的旅行軌跡是怎樣的。會來蘇格蘭嗎?會吧,但應該像我在愛丁堡那小貓幾隻的香港人一樣,人到中年之時才有空來這個城市觀光。在此之前,應該會去過英國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法國、德國、中歐地區⋯⋯這些熱門歐洲旅遊地方,至於瑞士、北歐、大堡礁,這些高消費國家憑我一己之力,實現的時間不會太早。下個月朋友到南法工作,問我有沒有空同遊南法,只要帶個人來就夠,如果有假期——如果真的去得成——嘩,南法NICE喎,那片閃令令的海,作夢也不敢妄想。

我人生的旅行軌跡已經被我的工作改變了,一切沒有計劃可言,但好像在造物主的計劃裡。公司有什麼port就會飛去那裡,像中東杜拜、印尼泗水、布里斯班我進入公司前我對於這些城市毫無頭緒。想去土耳其、夏威夷、南法尤其普羅旺斯、重遊北海道、埃及、希臘呢還有加拿大和紐西蘭的高山,這些就是我確確實實想去的地方。

沒錯啊,我們去過的地方列一張清單的話,長到讓你羨慕,但世界這麼大,踏足地球每個角落並非我所想的,就好比買名牌手袋,給你每個款每個顏色來一個又怎樣,你鐘愛的就是那個牌子,那個款式,那個剪裁,那個顏色。你會覺得這樣的控訴太奢侈了,你會說:「家下你姐係話公司迫你去呢個嗰度啦!」不是啦,只是遊歷過又經過過很多國家後,我發現「當你了解自己並作出對的選擇」這感覺很好。例如你不喜歡主題樂園,何必勉強自己要去富士急?不喜歡花何必千里迢迢到荷蘭看鬱金香。

所以更讓我感恩自己5days 倫敦出遠門揀對了地方,謝謝你,讓我稱心滿意的蘇格蘭,再會。

劍橋|劍橋一日遊

Processed with VSCO with a6 preset

嘆息橋

劍橋大學這個名字從小就聽過了,來過之後才真正認識它的厲害。所有學院總共收生一萬一千人,我朋友bryan竟然是其中一個,劍橋大學孕育來自五湖四海的精英,無論他怎麼謙虛的說:「最重要都係大學四年間,你帶走咗啲咩,當然人地第一眼望落你CV係會有少少影響。」我還是覺得神奇,朋友來自劍橋大學,我來之前連學院制也不知是什麼(errrr…)

經過大量資料搜集之後,又行過萬里路之後,整件事就立體了。

劍橋大學由三十一間學院組成的,最古老的一間是十二世紀就建成,未來有一天他要慶祝建校千年紀念,那畫面應該很震撼。其中三一學院(Trinity College)的資產總和富可敵國,傳統貴族學院,牛頓正正就是三一學院的畢業生。與三一學院齊名的三大著名學院為國王學院和聖約翰學院。國王書院外就是鼎鼎有名的康橋石,刻有徐志摩的詩句。至於聖約翰書院,有句金句如此說:「rather be at oxford than st john’s」牛津和劍橋是死對頭,但劍橋學生表示寧願當個牛津人都不要作聖約翰書院的一分子,你就知道st john’s有多討厭了吧,哈哈。

號稱大學城市的劍橋,每個角落都充斥濃濃的書卷氣息。不同的書院又有自己的圍巾和槳葉,外型一樣卻有不同的配色,紋章就各有千秋,乍看之下,錯覺以為自己進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。 繼續閱讀